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跟快遞有關的附屬產品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由于缺乏垃圾分類的意識和回收利用機制,很多快遞包裝往往用過一次后就被隨意丟棄,堆積如山的“灰色垃圾”成了一個新問題。
快遞業過度包裝成通病
快遞過度包裝有沒有必要?
近日,陳小姐在收到網購的一組8件套玻璃杯時,吃了一驚,玻璃杯本身不大,但是拿到的包裹卻是一個長寬約半米的大箱子。
打開這個大箱子,先是一層泡沫板,再是每個玻璃杯的獨立包裝,一層防震塑料氣泡和密密麻麻纏著的膠帶,玻璃杯內部還有泡沫粒。總的包裝加起來有好幾斤重。
海量的包裝在一些跨境商品、生鮮產品網購中就更加明顯。
“跨境商品很多都是獨立包裝,有時候下了一個單子能收到三四個快遞,一支眉筆也能包得里三層、外三層。網購生鮮還得用到各種各樣的隔熱、防震包裝。”陳小姐說。
對此,陳小姐心里也挺矛盾的,一方面,她希望能夠通過充分的包裝,保障商品的完好無缺,但另一方面,她也疑問,快遞包裝是不是被過度使用了?
這種擔憂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披露,2015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編織袋29.6億條、塑料袋82.6億個、包裝箱99億個、膠帶169.5億米,其中膠帶的長度可繞地球赤道425圈。
缺少快遞垃圾分類回收機制
快遞包裝袋的處理也是難題。目前,用于快遞包裝主要分紙箱、塑料包裝袋兩種,因為紙箱可回收利用,問題不大,但是塑料袋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成為環境難以“消化”的污染物。
面對快遞包裝袋難題,為解決快遞包裝袋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問題,接下來市郵政局將堅持綠色發展,注重促進郵政業的低碳環保,發展綠色包裝,將“綠色郵政”融入美麗中國建設之中,服從服務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大局。
“一方面是完善行業綠色發展制度體系,制定綠色包裝標準,出臺相應管理規定,大力推廣環保包裝輔材應用;另一方面鼓勵企業技術裝備改造更新,研發推廣使用可降解的膠帶、環保填充物、可再生紙張和環保油墨印刷的封裝用品等物料輔料;再者,引導企業推廣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裝材料,倡導用戶適度包裝,加強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管理。創新生產模式,積極推廣包裝箱、總包袋的循環利用。”
快遞包裝并不是不可以回收利用,而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渠道可以回收。當前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于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和法規。鼓勵包裝設計公司生產設計可以再生循環使用的包裝。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下一篇:北京1137萬畝生態公益林上保險
- 上一篇:供給側改革引領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