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副社長、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長張建星認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行業同仁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和一體化發展,加快推動技術建設與內容生產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在這一過程中要分享成功經驗,降低試錯風險。
在談到這一年多來“中央廚房”業務運行的經驗體會時,人民日報社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川說,在這個運行機制中看不到傳統的記者、編輯、主任、主編這樣的角色,而是根據融合報道的需要對各個角色進行重新定義。“中央廚房”對同樣的新聞事件、新聞現場提供3個波次的產品推送,分別是求快、求全和求深。3個波次的產品依次推向新媒體和報紙,力求把單個事件影響做到最大化。
針對各地嘗試“中央廚房”運作機制中的問題,陳川提醒說,“中央廚房”這樣的大工程很難一步到位,可采用互聯網化滾動建設和發展的機制。第一步著重考慮打基礎和實現效率提升工具化應用的建設,同時,根據業務化的“中央廚房”設計不斷演練業務機制,在現有工具上做初步嘗試。隨后再全面完成內容生產和傳播體系應用建設,全面上線,推動行業化合作。
陳川認為,融合發展不僅僅是技術的創新應用,更是在機制上的一種創新,這種創新顯然不是完全照搬他人模式就能做出來的。
新聞客戶端對于各媒體并不陌生,似乎哪個媒體沒有自己的客戶端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但“未強先衰”或兩極分化問題也是目前新聞客戶端整體發展的寫照。會議現場,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了2016年1月1日~3月15日傳媒集團融合傳播排行榜。《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中注意到,2015年上線的一些大型傳媒集團客戶端,在一年運轉中下載量有限。數據顯示,下載量超過10萬級的僅有33個,下載量超過1萬的有66個,大多數下載量在1萬以下。
面對新聞類客戶端如何推廣的問題,人民網資訊部副主任劉鵬說,推廣成本對傳統媒體有很大壓力,但基于媒體自身影響力策劃活動與商家聯動是有效路徑。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常務副秘書長單學剛對此表示認同,他說,客戶端黏住用戶肯定不能僅靠每天刷新聞,必須要有互動。比如“傅瑩邀請你加入朋友圈”,好像大家日常加朋友一樣,非常貼近,有創意。同時,定位對于新聞客戶端的發展也十分重要。比如,地方媒體的優勢是貼近性很強,怎樣在新聞客戶端上做好本地內容,讓用戶感受到貼近性很關鍵。對于行業報客戶端應用前景以及主流技術的發展趨勢,劉鵬認為,深耕垂直領域將大有前景。
“客戶端競爭來競爭去,有的做信息甄別,有的做信息推送,有的挖掘新聞,作為媒體而言其他都不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的優勢是采編,要能生產出好的產品讓用戶信服。客戶端營銷靠商業化推廣是一方面,口碑營銷也很重要,可能一篇好的稿子會帶來幾千甚至上萬次下載量。因此,增加黏度需要媒體靜下心來推出一些原創精華內容。”單學剛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