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原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局局長王念寧認為,要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要統籌文化產業發展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關系,發揮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溢出效應和共振效應。河北承德市雙灤區委員會書記路立營介紹雙灤文化歷史背景以及目前城市轉型的進展情況,并談到:“目前雙灤區急需新的文化業態注入,雙灤區政府將給予文化創意產業創業者、投資者大力的支持。”
作為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值得關注。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會長李季認為,以個性化、數字化、分散化為背景的消費新時代已經來臨。文化企業應該認識到其中的變化,能不能引領潮流,能不能打造個性化的產品,都是下一步要思考的問題。
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2016輪值主席、鼎盛文化產業投資公司總裁梅洪談到了2016年的發展思路,其中的“平臺價值”成為重點。他說:“近幾年來,文化產業園區聯盟先后在北京、承德、桂林、登封、廣州、三亞、平遙、西安、敦煌、普陀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等地舉行了不同類型的學術研討與交流活動,在業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聯盟通過橫向做融合、縱向做跨界、深度做格局的核心定位,力求成為學術、資源、推廣以及資本的平臺。我們不僅獲得了巨大的品牌影響力,更具意義的是產生了較大的項目對接與合作的交易價值。”
具體說來,平臺價值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資本平臺。北京清大文創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鄭建陽在會上提出了2016年聯盟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創新創業基金的籌建方案。產業投資方向包括:國內優質產業園區投資、收購、建設;國外歐美產業園區投資、收購、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及戰略新興產業投資。目前,已有北大資源、啟迪厚德、瀚海集團、清大文創控股等7家知名園區公司、2家銀行、2家上市公司希望參與籌建。籌建資金預期達到10個億。
項目對接平臺。梅洪認為,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內部是打通的,例如,鼎盛集團在加拿大的演藝項目,美國舊金山的項目等,都可以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共享平臺。此外,其他企業的落地項目,也可以共享,實現互利共贏。
交易平臺。文化產業中,藝術品的交易、產品的交易等,都會涉及到版權。但是文化創意產業在產品延伸方面價值較低,因此,2016年園區聯盟將會在該方面實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