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圍繞“新常態”話題,結合各自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并紛紛表示:“新常態”將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的基本環境,包裝產業推進和實現產業轉型是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包裝從業者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充分認識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包裝業未來的改革與發展;積極將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和當前行業發展實際結合起來,以加快轉機制、調結構、促創新來破解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研究包裝業如何融入“新常態”、適應“新常態”的問題。
因此,當前包裝行業在調整產業結構、企業轉型升級,技術管理創新等方面,要積極融入新常態,并在新常態中求發展,進而全面促進全行業的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推進產業變革的步伐。
其中,方信包裝范總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下,方信包裝將充分利用集團的市場資源,加快發展步伐,同時聯合行業優秀資源抱團經營;
麗佳制版周總認為,目前企業面臨著來自市場、人才和環保的挑戰,企業要“轉形”,即在從事本行的基礎上進行形式上的變更,推進環保印刷,改良裝備、材料、工藝、管理等;
紫光機械郭總表示,如今包裝機械行業面臨利潤低、競爭激烈的局面,企業轉移、轉型勢在必行,郭總同時呼吁包裝企業要多多支持民族機械制造品牌;
王子包裝孫總認為,新常態是好事,可以淘汰落后、不合理,回歸理性,讓競爭更加公平透明,大家應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
此外,不少企業家也談到了自身企業面對新常態的轉型做法:
有的企業結合產品的市場狀況將工廠由上海向外省市拓展,進軍更廣闊的市場領域;
有的企業逐漸加大整合內部產品線的力度,細分產品市場,提升專業服務水準;
有的企業積極開展設備的技術改造,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降低用工成本,提升利潤。
會談中,更多的企業家希望在產業調整的困難時期,協會能夠進一步引導行業擴大整合資源,實現行業企業的優勢合作。
專程到會的中包聯副會長、上海市包協副會長費鈞德,在聽取了企業家的發言后,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國際型印刷企業都已開始涉足包裝印刷,足見包裝產業的發展希望。在經濟新常態下要包裝企業要轉型,要抱團聯合。費董認為,企業間的合作兼并也是一種將自身資源通過別人來放大和延續的做法。
會議最后,莊英杰會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我國經濟已全面進入“新常態”的發展時期,包裝產業又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今年的形經濟勢非常嚴峻,包裝行業到了深耕的階段,要走出低水平、同質化、單一化的模式,向智能化、個性化、環保化發展,從創意設計和產品服務上動腦筋,加強服務功能和低碳環保,當前包裝發展要四個“跟著走”,跟著產品熱點走,跟著網絡信息走,跟著轉型發展走,跟著包裝創新走,走出一片新天地,走出一片艷陽天。莊英杰會長再次強調包裝不是制造業而是服務業,是朝陽產業。他希望包裝企業在回歸發展的理性的同時,要做好定位,發現自己的特點。
與會代表表示,當前,包裝業發展正處在重要的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發展時期,協會高屋建瓴,積極針對當前國家發展形勢,結合包裝業目前的發展態勢,提出課題研討,對進一步提高全行業企業對當前新形勢的判斷和認識,不斷開拓改革發展思路,積極推進產業優化將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