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國家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平臺日趨完善,創新環境更加優化,重點研究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65%,為林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在林木育種、生態修復與保護、森林資源培育與可持續經營、重大災害防控、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新增重要科技成果1000項、專利4000項、新品種1000個。
成果轉化應用顯著增強。林業科技推廣和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不斷完善。林木良種使用率達到75%,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達到95立方米,主要用材樹種材積生長量提高10%以上,主要木本糧油新品種單產提高15%以上,重大災害測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
標準化水平顯著提高。政府主導與市場自主制定相結合的林業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實現標準化,林業標準化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制修訂林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000項,新建全國林業標準化示范區200個、林業標準化示范企業100家,主要林木制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
創新平臺日趨完善。創新平臺布局更加合理,體系更加完善,運行機制更加優化,支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新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態定位站、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長期科研試驗基地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200個以上。
六項任務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十三五”期間,林業科技實施六項重點任務,著力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支撐引領林業現代化發展。
任務一:前瞻布局基礎前沿及戰略研究。針對事關林業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瞄準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國際前沿領域,重點研究催生引領行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著力推進京津冀生態率先突破、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一帶一路”互惠互通、林業現代化發展路徑、應對氣候變化等林業重大戰略研究等,完善林業決策支撐體系。
任務二:重點攻克林業發展關鍵技術。突破林業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森林培育與可持續經營關鍵技術,為保障國家木材安全、糧油安全,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科技行動;創新林業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以支撐林業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研發集成精準扶貧實用技術,通過技術集成、組裝配套和試驗示范,構建服務精準扶貧的林業實用技術體系。
任務三:加快推進成果轉化推廣。構建成果信息及交易平臺,建立林業科技成果網上對接和交易市場,提供符合行業、地方和企業發展需求的精準科技成果信息;創新成果轉化推廣服務模式,構建多種形式的林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加強林業科學技術普及,營造濃厚的林業科普文化氛圍。
任務四:著力提升林業標準化水平。整合精簡林業強制性標準,實施“標準化+”現代林業行動,構建布局合理、職能明確、專業齊全、運行高效的林業質檢體系,建立林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積極推進竹藤、木制品、荒漠化防治等我國優勢領域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推動中國林業標準“走出去”。